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二十一文明网>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教育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教育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时间:2023-10-09 16:09:01 读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理想与信念》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教育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一、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或政治、法律的传授和传输。

他提出'要尊重儿童需要,崇尚自然,创设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一种社会机构,它服务于三大目的;
对学生监护、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水平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诸如兴趣、态度、价值的其他那称之为学*的行为等)教育是对人的成长提供服务和帮助:学校绝不可能是军营、监狱、医院,应成为人民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在人的童年和少年时,应该展示出生命的灿烂,跃动,纯真与生机勃勃“。真正的学校应当是'日常生活话的“不应当拘泥于规则和机械憧憬式死板运做的体制。而应当促进不用语言、不用教诲,而凭本身的气息和意义起到教育作用的日常生活方式自发的出现在学校里。然而这一点似乎没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我们的教育似乎更关注儿童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规章制度的依从态度,而他们本该养成的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则掩盖在教育的这种社会职能之后,被有意天意忽略了。我们培养了许多天木神通,可在他们身上确难寻真情流露,个性释放。

二、有关'教育的目标“

作者认为现代社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理性精神、具有广博深的基础文明的教养、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有效地表达自我的能力、具有自我 延伸的能力、具有自由与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概括的说,说是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社群得人。

在说到什么是良好的教育时,作者写到'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天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到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思索过某一个问题;
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倦,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

全文已隐藏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版权所有:二十一文明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二十一文明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二十一文明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