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大堰河””我保姆》有感:追怀温暖精神故乡,供大家参考。
编者按:《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诗人艾青创作的诗歌,下面我们来看一篇关于这首诗歌的读后感吧!
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跟随诗人笔触所及的生活细节,走进诗人的儿时忆。情到深处,泪光点点。
这首诗的情感深处,是艾青对自己精神故乡的追怀。无关阶级,只关人性,所以它超越时空,触摸到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精神故乡不是地域空间上的故土,而是儿时对爱记忆的起点,是曾给予一个幼小生命以爱、温暖与安全感的人,可以是血肉相连的生母,也可以是有养育之恩的养母,也可以是其他人。对艾青而言,魂牵梦萦的精神故乡是他的乳母。
弗洛姆在哲理散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中说,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是的,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纯粹的爱,所以我们歌颂伟大的母爱,把母亲和故土并列为故乡。如果说故土是我们地域上的故乡,母亲就是我们精神上的故乡。
但不是所有的生母都是孩子的故乡、大地和海洋。我们所知的古今知名人物中,古有郑庄公和武则天的四个儿子,今有张爱玲和艾青,其生母就不是他们的精神故乡。
《左转郑伯克段于鄢》记载,郑庄公的母亲武姜生庄公时难产受惊,于是厌恶庄公,爱小儿子共叔段并帮他谋取世子之位,甚至与共叔段里应外合意欲灭掉庄公。庄公谋高一筹,一举拿下亲生母亲和弟弟,并以黄泉(地道)相见的方式让裂隙的母子关系下了个台阶,遂母子和好如初。真能和好如初吗?在庄公情感深处,生母武姜恐怕不会成为他想回归的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武则天与四个儿子的权力之争中,母子亲情在权杖的金光下黯然失色。这依然不够,李贤、李旦的死于非命,为母爱做了最令人不堪直视的注脚。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临终前想见女儿一面,张爱玲的决绝无情,难道不是对年幼时母爱缺席最有力的反抗?张爱玲对自私人性的认识源自她对自私亲情的深刻感受。她没有精神故乡,因为在一个孩子自立成人前最需要爱、呵护、温暖与安全感的岁月里,她的世界一片苍凉,不堪回...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