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二十一文明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写材料用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精选推荐】

【写材料用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精选推荐】

时间:2025-05-16 08:1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材料用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写材料用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精选推荐】

【例文】古人讲:'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脆弱的。正因为如此,对于勇敢面对自然挑战,以非凡毅力战胜困难、抵达目标的攀登者,人们总是心怀敬意。'海到无边天是岸,山至高处人为峰。“所谓'山高“,只是相对的,当人站在山上,山就在脚下。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我们迎难而上、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把困难踩在脚下,实现自己的目标。(解放军报《山高人为峰》)

【典故】出自宋代苏轼《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释义】意思是,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赏析】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不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有志之士,这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古人普遍认为'人之命,天注定“,个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但是,张载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道德努力,人就能够在精神价值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赋予生命以意义。苍茫的天地里,浩瀚的历史中,任何个体作为小我,都是微不足道的,纵有登高望远之志、超群绝伦之力,也终将在无尽时空中卑微如尘、黯淡归零。只有积合涓埃,去私立公,将小我融入大我,才能用合力激发质变,把微弱个体凝聚成强大集体,汇成沛然莫御的集群动能,干出改天换地的伟大事业。同时,小我在融入大我中真正获得力量、诠释存在、证得意义,形成和谐互动的辩证统一,与大我一同到达如山之高、如海之阔的大境界、大格局。与其坐而论,不如起而行。只有把胸怀远大理想与坚持脚踏实地高度统一起来,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情感转化为报国为民的实际行动,小我融入大我才能从精神层面转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小岗位“争做和'大贡献...

全文已隐藏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版权所有:二十一文明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二十一文明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二十一文明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