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二十一文明网>工作总结 > 2023年度青少年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推荐)

2023年度青少年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推荐)

时间:2023-09-12 12:30:42 工作总结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青少年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青少年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推荐)

青少年德育工作总结

  从我国教育史来看,人格教育古已有之。作为启蒙教育的《三字经》中这样叙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说明人类通过学*才能'知义“””即对封建人格的教育,而'近朱赤,近墨黑“中的'赤“和'墨“则是封建社会传统的人格标准的两个极端象征。以后的《训蒙文》更为弟子们明确制定了一整套人格标准,它听倡导的'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时,'勿富,勿骄贫“,'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至今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在启蒙以后的进一步教育中,作为课本的《四书》《五经》里,固然有很多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理论,但也不乏以历史上优秀人物为榜样的人格教育内容,这些优秀人物成为历代读书人的楷模,这样的教育造就了我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高尚的中流砥柱,成为千古流芳的俊杰。

  从世界教育史来看,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不同情统,文化观念形成的人格标准来进行人格培养工作。而通过人格教育扭转人的不良倾向,转变人的道德观念,从而成功地完成对人的培养任务的典型,则是前苏联的马卡连柯创办高尔基工学团,马卡连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奉献,严格的要求、从人格培养入手,使那些流浪儿懂得自尊、自爱、自律,从而按社会要求去安排自己的行为。推荐阅读:个人发展观心得体会

  那么,人格到底该怎样表达呢?人格应是思想、品德、情感的统一表现,丰子恺先生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
品德--美;
情感--善。这三者和谐的统一,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而对真、善、美的追求,缺一不可。否则,这只人格之鼎就站立不稳,显示的人格就缺损,就低下。这就是说,所谓人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情、态体现的对真、善、美追求和达到的程度,并且被别人感知,受到社会准则的定位。例如,当某人遇险,有人挺身而出营救、相助,人们称之为高尚;
有人则扬长而去,人们斥之卑下。为集体为国家勤勉...

全文已隐藏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版权所有:二十一文明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二十一文明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二十一文明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