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二十一文明网>党课下载 > 党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五个阶段【精选推荐】

党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五个阶段【精选推荐】

时间:2025-10-18 11:00:02 党课下载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具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其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现路径贯穿于晚清史、民国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当中,其演变历程经历了西方文化冲击下的迷茫、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觉醒、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和制度上的准备、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提出以及新时代下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共五个阶段。

一、碰撞与迷茫:鸦片战争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前夜“

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化的突出表现是工业化,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因此,要想剖析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就要先厘清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史。世界层面上的现代化和工业化是以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肇始。这一时期后,英、法、美等国开启了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并以资本扩张的形式进一步影响着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推动着世界现代化的到来。与此同时,中国却在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故步自封,与世界现代化浪潮失之交臂。直至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人中国,在传统思想与先进技术的激烈碰撞之下,中国有识之士为了救亡图存才开始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在此期间,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参与其中,并以西方工业化发展模式为依据,分别尝试了三条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第一条,洋务运动中官僚资本主义控制下的工业化道路;
第二条,《资政新篇》里以通商带动工业发展的道路;
第三条,民族资产阶级以轻工业起步,逐步步人工业化的道路。但这些努力终究缺失相应的社会环境和政权保障,纷纷夭折,使得中华民族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上还未萌芽,就已陷人迷茫。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虽然已经迈出了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步,并创办了诸如汉阳钢铁厂(当时东方最大的钢铁厂)、汉冶萍公司、上海织布局等一系列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工厂,但由于缺失与现代大工业要求的现代经济和政治制度,加上现代大工业与封建制度固有的矛盾,致使中国第一批大工业走向失败。1859年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洪仁轩在《资政新篇》中虽然提出了有关于工业化的纲领文件,也认识到'中国要发展资本主义,要工业化“,但过于理想化的认识终究无法成功。他所提倡的'只要与西方通商,就能兴办商业,就能顺利步人像西方一样的工业化,终...

全文已隐藏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猜你喜欢

    《党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五个阶段【精选推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网站客服(接代笔)

    网站客服

版权所有:二十一文明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二十一文明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二十一文明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